加密当多重迷雾市场重重牛市利空遇见
最近这段时间,加密货币市场可谓是"冰火两重天"。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明显感觉到市场气氛变得诡异起来。上周还在欢呼牛市来了,这周就有人开始恐慌性抛售,这种情绪上的剧烈波动,让我想起了2018年熊市开启前的景象。 说实话,现在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还是美联储的政策走向。我记得很清楚,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赌加息周期何时结束,现在倒好,又开始猜测降息时点了。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会议和9月FOMC会议,简直成了市场人士的"算命大会"。 我认识的一位华尔街分析师私下告诉我,他现在每天都得盯着鲍威尔的嘴型变化来做交易。这种"看脸色"的投资方式,让我不禁想起2013年伯南克宣布缩减QE时的市场反应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次机构们的分歧确实大到离谱,BMO和Fundstrat的观点简直就是南辕北辙,搞得我们这些散户都不知道该听谁的。 以太坊这两天的表现真是让人大跌眼镜。我记得上周五在某个行业交流群里,还有人在炫耀自己4200美元抄底的ETH,结果周一就直接被打脸。这种"过山车"行情,就连我这个老玩家都觉得心惊肉跳。 更可怕的是资金面的变化。以太坊ETF一天就能流出近2亿美元,这规模都快赶上2018年ICO泡沫破裂时的景象了。我有个在交易所工作的朋友告诉我,最近大户们都在悄悄出货,光是昨天就有价值1.4亿美元的ETH被砸向市场,难怪价格撑不住。 说到矿池算力超过51%这件事,我觉得市场反应有点过度了。虽然数据看起来吓人,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。这就好比说几个大超市占了市场份额的51%,难道就意味着它们要联合涨价?市场机制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弹性。 倒是AI算力争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。最近我拜访了几家矿场,发现他们都在考虑把算力转移到AI训练上。毕竟挖矿收益现在这么不稳定,谁不想找个更赚钱的生意呢?这种潜在的算力转移,长期来看可能比所谓的51%攻击更值得警惕。 现在的市场情绪特别有意思。一方面散户们悲观到极点,各种群里的表情包都变成了"我死了";另一方面,大机构们却在悄悄加仓。这种分歧让我想起了2020年3月暴跌时的场景,当时也是散户恐慌抛售,机构却在抄底。 不过流动性收紧这个隐忧确实存在。美国财政部要抽走5000-6000亿美元,这个数字光是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。我记得2018年就是因为流动性紧缩,才引发了那轮惨烈的熊市。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,伯恩斯坦这些大机构还在唱多,把比特币目标价调到了15-20万美元,这至少给了我们一些长期持有的底气。 眼下这个节骨眼上,我觉得与其盲目操作,不如静观其变。毕竟在金融市场待久了就会明白,最危险的时候往往孕育着最大的机会。当然,前提是你得活到那个时候。美联储的一举一动牵动市场神经
以太坊领跌引发的多米诺效应
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潜在风险
黎明前的黑暗还是黄昏的开始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投资心理学:为什么你总是被主力割韭菜?
- 稳定币双雄:Circle与Coinbase的十年爱情长跑
- 8月14日加密货币合约交易指南:稳健盈利才是王道
- 深度解析:RWA代币为何偏爱精英俱乐部模式?
- 股票代币化:金融创新还是监管雷区?
- IOST双周动态观察:盛夏里的技术成长足迹
- 以太坊的48小时:一场价值50亿美金的资本攻防战
- 当加密货币走进生活:D9如何重塑我们的消费逻辑
- 币圈惊魂夜:暴跌背后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?
- 以太坊要涨到2.5万美元?渣打银行这次为何如此乐观
- 退休金革命:特朗普把加密货币搬上普通人的餐桌
- AI时代创作人必看:两位专家教你守住版权生命线
- 历史性突破:美国GDP数据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
- 特朗普大动作:9000万美国人退休账户将迎来重大转折
- 美联储态度转向?鲍曼支持员工小试牛刀加密货币 传递了什么信号
- 退休资金何时才能真正涌入加密市场?一位资深市场观察者的深度解析
- 狗狗币暗流涌动:350亿美元市值的梗币王者即将变盘?
- 币圈风云变幻:特朗普政府政策松绑引发行业地震
- Web3市场脉搏:高盛预测降息潮将至,加密市场暗流涌动
- 加密市场周记:比特币算力破纪录,以太坊迎来高光时刻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