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投的投木学让岁的思在科资第资哲她为头姐一线人深何仍活跃
说实话,我对方舟投资创始人Cathie Wood(俗称木头姐)的看法一直很矛盾。就在前几天读了CoinDesk对她的专访后(文末有中文版链接),这种矛盾感更强烈了。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,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动不动就预测短期价格的言论。"比特币年底必破15万"、"明年以太坊将突破新高"...这些话在我看来不仅不负责任,简直就是误导投资者。偏偏木头姐就特别爱发表这类观点。 但让我不得不服气的是,这位70岁的女士对科技趋势的判断实在精准得可怕。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哪些技术会在未来5-10年颠覆行业。读完她的专访,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她能在这个年轻人扎堆的领域保持如此影响力。 访谈中最打动我的是她讲述大学时期的故事。"我当时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尝试了工程、教育、地质等所有学科,"她笑着说,"直到大二最后一学期才选了经济学课——完全是因为我爸特别希望我学这个。" 结果呢?这次"被迫"的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。经济学让她找到了真正的热情所在。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:曾经以为很爱编程,结果发现只是贪图程序员的薪水。后来尝试做培训、开网店、甚至卖保险,全都半途而废——因为根本提不起兴趣。 直到遇见加密货币,我才明白什么叫"热爱"。现在每天研究区块链技术就像年轻时打游戏一样上瘾。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:在这个行业里,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。 木头姐在访谈中提出的一个观点特别引人深思:"未来的AI助手将自主决策并协同工作,这需要智能合约作为底层支撑。" 说白了就是AI代理之间要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来完成交互。这个观点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!目前市面上所有"AI+区块链"项目中,只有Virtual通过ACP协议在认真推进这个方向。虽然项目进展缓慢,但我一直对它抱有希望——毕竟这才是真正有想象力的赛道。 谈到公链竞争时,木头姐的见解同样一针见血:"尽管Solana市场表现更抢眼,但Coinbase、Robinhood等机构仍选择以太坊作为Layer2底层。" 这个观察太精准了!作为长期跟踪公链发展的研究者,我早就发现以太坊在机构心中的特殊地位。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效率更高的Solana没能取代以太坊——答案很简单:对于基础层来说,安全和去中心化永远比速度重要。要追求效率?请去二层网络。 说实话,看到70岁的木头姐还能保持如此敏锐的行业洞察力,我这个80后都感到汗颜。她在专访中展现出的热情和专注,值得我们每个从业者学习。 参考链接:https://www.chaincatcher.com/article/2198079人生转折点:找到真正的热爱
AI+区块链:下一个爆发点
以太坊vs Solana:机构的选择说明一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SocialFi江湖风云再起:Tomo和New Bitcoin City能否颠覆Friend.Tech?
- 深夜币圈手记:从技术面看BTC和ETH的黎明前走势
- 精准止盈的艺术:黄金多单完美落袋为安
- 深度解读BigTime:链游新贵暴涨背后的隐忧与投资逻辑
- 艺术收藏迎来奶茶价时代:鲸探让数字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
- 李隆:11月18日主流币市场深度观察——比特币走势全解析
- 比特币铭文热潮:一场矿工与散户的双向奔赴
- 老字号玩转数字艺术:张小泉用区块链讲好匠心故事
-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: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
- 11月23日比特币早盘观察:市场在博弈中寻找方向
- 比特币11月行情展望:牛市前最后的抄底机会?
- 市场寒冬中的柴犬之光:资深分析师为SHIB持有者注入信心
- 币市观察:多头力竭,空头渐占上风
- TON生态掘金指南:从Telegram巨量用户池切入的Web3新大陆
- 实战分享:精准预判ETH行情,40点利润轻松拿下
- 美国政府紧盯数字钱包:加密货币税务监管风暴来袭
- XION公链:让Web3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破局者?
- 11月21日加密货币合约操作手记:当行情遇上生活琐事
- stUSDT质押规模创纪录:22亿美元大关被突破
- 后比特币时代:这5种潜力币值得你押注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