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剑个双刃品这理解衍生如何
每当谈起金融衍生品,很多人都会联想到2008年金融危机。但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想说衍生品本身并没有错,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。就像一把手术刀,在专业医生手中能救人,在普通人手里可能伤己。 这些年来我接触过太多投资者,他们往往把衍生品想得太神秘。其实说穿了,衍生品就是基于股票、商品、利率等基础资产"变形"出来的金融合约。比如期货,就像是给未来的交易上了个保险杠——我和你现在就约定好三个月后以固定价格买卖原油,这样不管市场怎么波动,我们都心里有数。 记得2015年油价暴跌时,有位做石油贸易的朋友就是靠提前买入原油期货对冲,硬是在行业寒冬中活了下来。而期权更像是给交易加了"后悔药"——花点小钱买个权利,到时候行情好就执行,行情差就放弃。去年有个客户买了特斯拉的看涨期权,结果马斯克一个推特就让股价起飞,那个期权翻了8倍。 这个市场里有三种玩家特别有意思:首先是"防御型"的对冲者,就像穿着防弹衣的士兵。我认识一个铜矿老板,每次签完大单就立即在期货市场锁定价格,用他的话说:"宁可少赚点,也不能让价格波动要了我的命。" 然后是"进攻型"的投机客,这些人简直就是金融市场的极限运动员。去年比特币从3万涨到6万那波,有个95后小伙子用期权杠杆,5万本金硬是滚到了700多万。当然,更多的人是摔得鼻青脸肿——这就是高杠杆的双面性。 最后是"平衡型"的套利者,他们就像金融市场的啄木鸟,专门找那些定价不合理的地方。我团队有个量化交易员,整天盯着几十个屏幕找期现价差,去年靠这个策略稳稳赚了30%。 最让我着迷的是衍生品拆解风险的能力。比如波动率交易,完全可以把价格波动的风险单独拿出来买卖。2018年美股暴跌时,有个对冲基金就是靠做多波动率大赚了一笔。 但必须提醒的是,期权交易中有个"时间杀手"——Theta。见过太多新手看着手里的期权随着到期日临近越来越不值钱,那种感觉就像看着冰激凌在太阳底下融化。还有波动率这个"情绪指标",经常把期权价格搞得像坐过山车。 记得刚入行时,我在裸卖看涨期权上栽过大跟头。当时觉得股价不可能涨那么多,结果遇到公司突发利好,股价两天暴涨40%,差点把半年的利润都赔进去。这个教训让我明白:衍生品是把双刃剑,用好了是风险管理工具,用不好就是自毁利器。 现在每次给客户讲衍生品,我都会强调:要先搞清楚自己是来对冲风险还是投机,要像了解自己的爱人一样了解你交易的品种。毕竟在这个市场里,最贵的永远是学费。衍生品的本质:金融世界的变形金刚
市场中的"三国演义"
衍生品的魔法与风险
我的亲身教训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世界正上演冰与火之歌:美国敞开怀抱VS亚洲双城谨慎观望
- 海南华铁案例启示:中小企业如何玩转RWA?
- 深度解读|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: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
-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: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
- 市场惊魂夜:为何CPI数据利好反而引发加密市场暴跌?
-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: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,牛市神话破灭?
- 8月13日市场观察: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
- 8月20日加密货币市场复盘:白天空单策略大获全胜,晚间抄底机会出现?
- 以太坊精准抄底记:50点利润稳稳落袋
-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: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
- 场外交易: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当主流币种稳如泰山时,这些黑马正在上演财富神话
- 美联储9月降息: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
- 从无息到生息: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
- 比特币走势分析:市场情绪高涨,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
-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: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?
- 8月13日市场观察: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
- 一、金融大佬们的真香定律
- 投资这门必修课:历史是最好的老师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