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了技术局王的到收新牛市场市格益为从崇拜风向
当Plume即将登陆Binance的消息传出时,我这个老韭菜不禁会心一笑。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牛熊转换的从业者,我清楚地感受到这次的市场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还记得2021年那会儿吗?大家都在争相讨论TPS、分片技术、跨链方案,仿佛谁家的公链技术更炫酷就能赢得市场。但这次完全不同了,投资者们开始回归最朴实的诉求:实实在在的收益。 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Plume的17.7万RWA持币用户和3.3亿美元TVL时,第一反应是"又一个数据游戏"。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这个项目确实有点东西。要知道,以太坊和Solana两个巨头的RWA用户数加起来都没它多!更令人惊讶的是,90%以上的资金都被有效利用起来了,这简直是DeFi界的"劳模"。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那些号称百万用户的DApp,结果都是刷量机器人,Plume的数据相比之下实在得多。 现在的市场格局真的很有意思,Ethena、Ondo和Plume就像组成了一个稳固的"收益三角"。Ethena玩的是合成美元,Ondo主打传统国债,而Plume则开创性地把两者结合起来。想象一下,既能享受国债的稳定收益,又能通过DeFi放大收益,这种组合简直是为当下的市场量身定制的。而且人家可不是画大饼,背后40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在运转,这让我想起了传统金融里那些结构性理财产品,只不过现在换上了DeFi的马甲。 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那些传统金融巨头的玩法。Apollo、Galaxy这些老牌机构不光投钱,还直接在平台上发行资产。这种"既当股东又做客户"的模式简直就是神来之笔。你想啊,这些机构本身就是优质资产的来源,现在又亲自下场参与,等于是左手解决了资产端的问题,右手解决了流动性问题。这让我想起早期互联网创业时最头疼的"鸡生蛋蛋生鸡"困境,Plume这招确实高明。 当然,这个赛道依然充满挑战。监管的不确定性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传统机构的接受度也需要时间培养。但Plume选择从"资本效率"和"真实收益"这两个最实在的痛点切入,这种务实的态度反而可能成为突破的关键。毕竟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,能带来真金白银的项目,永远比那些只会讲故事的要靠谱得多。Plume凭什么脱颖而出?
收益三角:新叙事的完美诠释
大玩家的"双重身份"战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深夜币市观察:以太坊空头再度发力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区块链金融新贵Figure要上市了!这家公司如何靠房产+区块链实现华丽转身?
- 从Ronin回家看以太坊生态的必然趋势
- 特朗普的关税风暴:一场重新定义全球经济秩序的豪赌
- 8月13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:稳健布局才是王道
- RWA热潮:一场披着区块链外衣的P2P狂欢?
- 解密火币甄选站:为什么说这波优惠真的上天了?
- 以太坊对比特币:辉煌难再现的困局
- 以太坊1384天的蛰伏:一次凤凰涅槃式的华丽转身
- Web3数据增长新纪元:谁主沉浮?深度剖析主流任务平台生存之道
- 加密市场最新动态解读:从SEC松口到特朗普新政
- 稳定币公链的野心:一场传统金融体系的掘墓运动
- 以太坊的速度与激情:ZK技术如何破解区块链的终极难题
- 币圈大地震!比特币暴跌25亿爆仓,这些山寨币却逆势狂飙
- 如何在震荡市中游刃有余?老交易员的实战心得
- 稳定币双雄:Circle与Coinbase的十年爱情长跑
- 当AI遇上区块链:一场颠覆科技巨头的革命正悄然兴起
- FUNToken暴涨背后:揭秘这个游戏娱乐帝国的崛起密码
- 9万亿退休金即将入场:加密市场的春天要来了?
- 特朗普为何对就业数据动手脚?一场关于数据公信力的角力正在上演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