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公企业玩法实现睡司的这太精用E彩了如何入后收
最近两年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把以太坊(ETH)当作"摇钱树"。据Strategic ETH Reserve统计,目前已有70多家机构持有超过100枚ETH,总价值高达176亿美元。这不禁让人好奇:这些公司到底是怎么玩转以太坊的? 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BitMine这家公司的操作时简直惊呆了。短短两个月内,他们从零开始囤积了150多万枚ETH,相当于以太坊总供应量的5%!更绝的是,连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都入股了9.1%。虽然他们暂时还没开始质押,但Bill Miller预测,一旦启动质押,盈利能力将相当可观。 相比之下,SharpLink Gaming的玩法更激进。这家原本做体育博彩的公司,现在几乎把所有740,760枚ETH都拿去质押了,已经赚到1388枚ETH的收益。他们选择与Liquid Collective和Figment合作,这种"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做"的思路很值得借鉴。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The Ether Machine的思路。这家公司计划持有15亿美元的ETH,不仅要质押、再质押,还要玩转DeFi。他们在采访中提到可能使用LST/LRT代币在Aave上实施循环贷策略,这种操作我见过不少DeFi老玩家玩,但上市公司这么干的还真少见。 Bit Digital的转型故事也很有意思。从比特币矿企华丽转身为"以太坊原生资产管理平台",他们与Fireblocks和Figment合作,实现了3%的年化收益。虽然收益率不算高,但胜在稳健,对上市公司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 BTCS Inc.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"收益最大化"案例。他们38%的ETH自己运营节点,55%放Aave赚利息,还借钱加杠杆买更多ETH。最厉害的是他们开发的Builder+系统,通过MEV优化让季度营收从7.6万美元飙升至251万美元!这种"把ETH用活"的思路确实令人佩服。 FG Nexus的50亿美元增持计划也很大手笔。他们不仅要做质押和再质押,还计划探索RWA代币化和稳定币收益。而GameSquare则选择了Dialectic的链上平台,目标收益率8-14%,这部分收益还会用来回购公司股票,形成良性循环。 像Intchains Group这样的小公司也很有想法。他们采用美元成本平均法(DCA)逐步建仓,均价2615美元,现在肯定赚翻了。通过与FalconX合作,他们尝试资金型看跌期权卖出等衍生品策略,有望实现10%的年化收益。 看完这些案例,我最大的感受是:以太坊正在从单纯的"数字黄金"演变为真正的"生息资产"。无论是大公司的稳健操作,还是小公司的创新尝试,都在向我们展示ETH作为企业财库资产的无限可能。作为从业者,我很期待看到更多企业加入这场"ETH理财"的盛宴。上市公司的新宠:ETH质押理财
进阶玩家的花式玩法
收益最大化的创新尝试
小公司的智慧之道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释放的关键信号:通胀与就业的艰难平衡
- Celestia:区块链世界的乐高积木为何引爆市场?
- Web3.0日报:贝莱德入场ETH现货ETF竞赛,NFT冰淇淋店引爆成都
- DePIN:重塑Web3根基的一场静悄悄革命
- 币圈大佬们的清晨:8月24日不寻常的24小时
- 七年磨一剑:PIVX如何在隐私支付领域闯出一片天
- Web3社区的门槛艺术:如何玩转数字社群的新规则
- Keplermutual DeFi:数字资产安全的守护者
- 解密稳定币:数字货币江湖中的定海神针
- NFT市场周报:CryptoPunks强势反弹 迪士尼入场引发热议
- 市场究竟何时迎来最后的黑暗时刻?
- 2023年11月21日区块链晨报:行业震荡中的机遇与挑战
- 市场观察:USDC和DAI为何成为稳定币中最脆弱的选手?
- 金融界震撼弹!德国老牌银行正式进军加密货币市场
- 当金融巨鳄盯上加密货币:贝莱德ETF引发的市场狂欢
- 下一轮加密牛市:谁主沉浮?散户与机构的新博弈
- 惊魂一夜!加密市场大跳水,牛市真的结束了吗?
- 2023年11月16日: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日子
- 币圈晨报:市场暗流涌动 这些关键动态你需要知道
- TIA币上演疯狂星期一:四天翻倍的背后藏着哪些秘密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