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新金融间的安全稳定香港规钢丝绳与自由之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最近香港金管局发布的稳定币监管新规让我不禁感慨:这可能是全球最严苛的数字货币监管政策了。明年8月就将实施的这套规则,简直是在金融创新的热情上浇了一盆冰水。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在香港买个稳定币,手续比开银行账户还要麻烦。必须提交全套身份证明文件,发行方还要把你的资料存五年。更夸张的是,连我们熟悉的去中心化钱包都要经过"可靠度"评估才能用,这就像要求每个用现金的人都要登记身份证一样荒诞。 我认识的一个做OTC的小老板已经在准备转行了。"以前客户转个账几分钟的事,现在要填一堆表格,谁还来找我们啊?"他苦笑着对我说。 说实话,我能理解监管层的良苦用心。毕竟去年Terra暴雷的阴影还没散去,加上反洗钱的国际压力,香港选择收紧管控也在情理之中。但问题是,这种"宁可错杀一千"的做法,会不会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? 举个例子,新规要求每笔转账都要像银行汇款一样实名制。这在技术上可行吗?我咨询过的几位开发者都直摇头。要知道,区块链的魅力就在于点对点的自由流通,现在硬要套上传统金融的枷锁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 最让我担心的是行业生态的割裂。1500万的牌照申请费,2500万的实缴资本,这明摆着就是告诉中小创业者:"这里没你们什么事"。长此以往,香港可能会沦为大银行和科技巨头的游乐场。 前两天跟一个新加坡的项目方聊天,他直言不讳地说:"香港这是在自断经脉。我们团队已经决定把总部迁到迪拜了。"听到这话,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 当然,事情也许没那么悲观。金管局也说了,等技术成熟会考虑放宽。但问题是,等"技术成熟"的时候,市场机会还在吗?看看隔壁新加坡,人家在合规和创新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。 说到底,金融监管就像养花。太松了容易长杂草,太紧了又会把新芽都掐死。香港现在选择了最安全的路径,但安全不等于发展。当其他地区都在拥抱Web3的原生逻辑时,我们会不会因为过度保护而错失良机?这个问题的答案,恐怕要交给时间来证明了。 PS:听说首批牌照明年9月就会发放,渣打、京东这些大玩家已经摩拳擦掌了。不过说实话,我更期待看到本土创新力量的身影,希望他们不要在这场监管风暴中被完全边缘化。严苛到什么程度?
监管的逻辑在哪里?
创新的代价
未来何去何从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从巅峰到谷底:Cosmos生态的生死劫
- 周末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当行情陷入葛优躺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Rollup技术的隐藏魅力:当Web2遇上Web3的完美邂逅
- 特所思(XTZ)今日狂飙:是抄底良机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?
- 惊魂一夜!加密市场大跳水,牛市真的结束了吗?
- 李隆:9月21日比特币交易实战回顾
- 以太坊的1亿地址里程碑:繁荣表象下的真实困境
- 谁说茶叶和艺术品不能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角?
- 8.21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蓄势待发 以太坊抄底时机到了?
- 精准预测!BTC斩获450点收益,ETH获利30点全记录
- 萧腾市场观察:以太坊深度回调 比特币展现韧性
- ADA和SOL:下一轮牛市还能创造奇迹吗?
- Web3.0市场动态速递:SEC新政引发行业热议
- 柴犬币遇冷:狂欢之后的市场为何如此冷淡?
- 9.11以太坊行情深度解析:低位震荡中的交易良机
- 当DeFi遇上元宇宙:BURGER与XWG合作引爆市场热情
- 比特币矿工大举抛售背后:是末日警钟还是聪明套现?
- 比特币冲破2.8万美元大关,牛市真的要来了吗?
- 币市风云录:11.2比特币冲高回落,我们如何精准捕捉最佳空单时机
- XION公链:让Web3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破局者?
- 搜索
-